現在是2025/2/6 1:01:30
近日,隨著冬至臨近,氣溫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刻,但在渭河項目部卻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逆“寒”而行、迎難而上,日夜奔忙在生產一線,用凍僵的雙手、通紅的臉頰、忙碌的身影詮釋了“光與熱的背后”的深刻內涵,奏響了一曲曲“抗嚴寒、促生產”的奮進樂章。
汽機主機的“外科大夫”
汽輪機主機班負責著四臺主機及輔助設備的日常維保、解體檢修等工作,因此被稱為維護機組健康的“外科大夫”。
12月16日23:00,主機班辦公室,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午夜的寧靜,話筒里傳來焦急的聲音“#5甲小機調門擺動大,請快速處理!”值班“醫生”韓衛峰放下電話,帶領班員劉立軍、汪子昂立即趕赴現場。
“劉立軍,協同運行做安全措施;汪子昂準備工器具、備品;我負責辦理工作票。”
23:25,在向運行了解情況后,幾人立即開始了現場檢查,經過一系列“望聞問切”,韓衛峰診斷出病因:伺服閥故障。給出“治療”方案:對伺服閥進“行移植手術”,并現場布置“治療”任務。
拆卸保溫、關閉油門、蓄能器泄壓……23:45,汪子昂完成準備工作后,主刀醫生劉立軍上場,只見他戴上一副干凈的膠皮手套,拿起一把扳手,一下一下松動螺栓,輕輕拆下伺服閥,一遍一遍用酒精沖洗結合面,確認沒有雜質后,他接過一套新伺服閥,拿在手里仔細端詳一番,裝了上去。
機房外,十一月的渭北大地朔風凜冽、寒氣陣陣,更換完伺服閥,劉立軍努力了半天,才從手套里拿出有些僵硬的雙手。
恢復系統、沖小機、投入運行……等確定“病人”恢復健康,一切正常后,“醫療三人團”才走出集控室,墻上的鐘表指針正指向1:00。
輸煤皮帶上的“土裁縫”
在輸煤運輸線上,能經常看到維護人員的工具包里裝著剪刀、卷尺、粉筆等工具,因此燃輸機修班全員得了個皮帶“土裁縫”的雅號。
17日8:35,高級工楊黎明在#5甲皮帶巡檢時,發現一處皮帶磨損,他沒有大意,立即匯報班組,并聯系運行停運皮帶、做安全措施、辦理工作票,一場搶修隨即展開。
“皮帶磨損不同于衣服磨損,僅影響美觀,一不小心就釀成大禍,馬虎不得!”“裁縫大師”楊黎明開玩笑說。
9:20,楊黎明戴上防塵口罩,拿起粉筆、尺子,審視著畫出1米長、0.2米寬的磨損部位,接過角磨機 ,就開始“滋滋”地對橡膠層、帆布層進行打磨,濺起的帆布屑撲得他滿臉都是,但他仍不為所動,一層一層用心打磨著。
劃線、剝脫、裁割、打磨、粘接……10:40,挖補工作結束,楊黎明又舉起木槌,“咚、咚”對粘接部位進行排氣。幽深黑暗的通道內,寒風“呼呼”直灌,吹得窗簾“啪啪”作響,蹲在地上一會兒,楊黎明就要爬起來,貓到背風處活動活動不聽使喚的雙腿。
12:20,#5甲皮帶投運正常,楊黎明才一瘸一拐地和他的“裁縫”團隊走出現場。
生產一線的“繡花匠”
生產現場設備林立、管道縱橫,“跑冒滴漏”現象隨時可能發生,哪里出現狀況,哪里就會出現焊工忙碌的身影,一把焊槍在手,管道的斑斑“傷痕”轉眼間變成一道優美的魚鱗紋,因此,他們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生產一線的“繡花匠”。
19日16:15,#6爐50米高的吹灰器乙炔管消漏現場,完成壓縮空氣吹掃、乙炔余氣測試等準備工作,“繡花匠”楊建拿起角磨機對焊口進行維護、打磨。
17:30,等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后,楊建戴上面罩,全副武裝,一手舉氬弧焊槍,一手拿焊絲,邊熔化邊送絲。
18:00,楊建采用電流衰減法,停止填絲、斷電、焊槍停止行走,一道波紋均勻,過渡光滑的焊縫完美地出現在面前,楊建的嘴角掠過一絲如釋重負的笑意。
冬日的鍋爐平臺上,時而冷風如刀,時而狂風呼嘯,不經意間楊建的兩頰已凍得通紅,同事打趣說這是“焊工紅”。“對,身穿運營藍,臉帶焊工紅,這是我們一線‘繡花匠’的標配啊!”楊建幽默地回應。
版權所有@陜西能源電力運營有限公司 備案號 陜ICP備19009613號
公司地址: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未央路136號東方濠璟商務大廈第21、22層
電話:029-86520095 傳真:029-86520060 郵編:710016